我为衣狂:啊好烫撑满了公车校花-2025中国年|回家的路:“非遗”遇上春运,解锁文化新旅程
【编者按】
一年一度的 “世界最大规模人口大迁徙”——春运已拉开帷幕。40天里,预计90亿人次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交织流动。华夏大地上,此刻“流动的中国”已具象化,这幅宏大的画卷真实且鲜活。
无论来处,皆有归处。天南海北的人们,只有一个方向:回家过年。
今年春运是中国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运。
当“非遗”遇上春运,年的味道更浓了。很多各地特色的非遗活动走进车厢,为旅客们带来了独特的体验。随着列车穿越山海,传统文化温暖回家路。
![](https://imgpai.thepaper.cn/newpai/image/1737296075088_6fnDrH_17372960923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1024)
2025年1月19日,北京西客站迎来大批返乡人群,当日是春运第六天,春运客流持续高位运行。图为返乡的旅客已坐上车厢,即将归家。视觉中国 图
![](https://imgpai.thepaper.cn/newpai/image/1737292609158_QiRwd3_173729262119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1024)
2025年1月18日,贵州凯里,从贵阳站开往玉屏站的5640次“村火车”上,不少短途旅客也选择乘坐这趟“村火车”归家,非遗传承人在列车上向乘客展示剪纸技艺。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视觉中国 图
![](https://imgpai.thepaper.cn/newpai/image/1737292845066_FDWjNn_17372928594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1024)
2025年1月14日,在南宁东站,两名返乡大学生在车站共同剪福字,体验非遗文化。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https://imgpai.thepaper.cn/newpai/image/1737292398671_K7zAT7_173729240712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1024)
2025年1月14日,当日是春运首日,“变脸”表演吸引旅客。“一路欢歌一路情”中老铁路跨国春节文化主题活动在D87次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上举行,活动通过歌舞、魔术和杂技等内容讲述中老铁路和沿线地区的发展变化,为旅客送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新春文化盛宴。 中新社记者 李嘉娴/视觉中国 图
![](https://imgpai.thepaper.cn/newpai/image/1737292491941_xP5KCP_1737292504288.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1024)
2025年1月14日,D87次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上,演员在车厢内泼水送祝福,为旅客送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新春文化盛宴。 中新社记者 李嘉娴/视觉中国 图
![](https://imgpai.thepaper.cn/newpai/image/1737294033988_27d1fb_173729405087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1024)
2025年1月14日,福建泉州站候车大厅,高甲戏表演吸引旅客观看。当日,非遗传承人在候车大厅展示高甲戏、木偶戏、南音等国家级代表性非遗项目。 中新社记者 吕明/视觉中国 图
![](https://imgpai.thepaper.cn/newpai/image/1737292984300_1yCTtD_17372929901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1024)
2025年1月14日,西宁火车站,旅客在车厢内了解景泰蓝掐丝唐卡,并与乘务人员合影留念。当日,2025年春运启幕,青海特色非遗走进火车站,装扮列车车厢,吸引过往旅客关注了解。 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视觉中国 图
![](https://imgpai.thepaper.cn/newpai/image/1737293669625_ArMbdt_173729429809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