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国在线产:我可以上你吗-玉渊谭天丨商务部三箭连发,只是行动开始
2月4日,商务部接连发声,宣布采取一系列行动:
商务部官网发布公告称,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决定将美国PVH集团、因美纳公司(Illumina, Inc.)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商务部宣布,中方已将美征税措施诉至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
商务部、海关总署宣布,对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专业人士告诉谭主,中方最近的一系列行动,多元且立体。
这些行动充分说明,这场博弈不单单是关税的博弈,这些行动,可能只是开始。
这三大行动,各有侧重。
首先是将美国PVH集团、因美纳公司(Illumina, Inc.)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列单的原因,公告中明确指出:
上述两家实体违反正常的市场交易原则,中断与中国企业的正常交易,对中国企业采取歧视性措施,严重损害中国企业合法权益。
常年从事经济与社会安全研究的贾春阳告诉谭主,将这两家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完全是中国政府在依法捍卫自身企业的合法利益,捍卫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这两家公司,都与中国市场有着联系。
美国PVH集团在2023年年度报告中写道,“中国是重要的增长引擎,按当地货币计算,全年收入增长超过20%”。因美纳公司则在2022年正式启动中国首个生产制造基地。
谭主注意到,公告中提到,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上述实体采取相应措施,这意味着,这两家美国实体,一定会为自己的行为买单。
根据我国商务部发布的《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可以对被列入清单的外国实体采取多种措施,其中包括:
限制或者禁止其从事与中国有关的进出口活动。
限制或者禁止其在中国境内投资。
限制或者禁止其相关人员、交通运输工具等入境。
限制或者取消其相关人员在中国境内工作许可、停留或者居留资格。
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数额的罚款。
其他必要的措施。
这一反制措施公布后,谭主也注意到,出现了部分声音称这是中国政府在“打压”美国企业。
事实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中方一贯审慎处理不可靠实体清单问题,仅依法针对极少数危害我国家安全的外国实体,诚信守法的外国实体完全无需担心。
贾春阳告诉谭主,中方的行动完全担得起“审慎”二字。
以美国PVH集团为例,我国对美国PVH集团的正式调查开始于去年9月24日,持续到如今共四个多月的时间,在经过充分调查后,才公布相关结果。
商务部的第二个行动,是在世贸组织就美国对华产品加征10%关税措施提起诉讼。
由于美国的阻挠,目前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处于半瘫痪状态,上诉机制停摆。在看到这一行动后,也有一些人提出疑问,上诉到世贸组织,还有用吗?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崔凡告诉谭主,尽管上诉机制停摆,但第一审专家组程序仍在运作。2018年美国对华加征301关税之后,中国向世贸组织起诉,专家组明确裁决美国301关税违反世贸组织规则。尽管裁决未能生效执行,但世贸组织专家组的裁决仍然向全世界揭示了美方行为的非法性,表明了美国单边主义的恶劣性质。
这一次,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行径比301关税的性质更为恶劣——301还有个所谓的调查程序,而新一轮加征关税是未经调查,依据所谓《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直接宣布加征,随意性更强。
在目前情况下,我们很难期望世贸组织能够做出一个生效裁决。但与此同时,我们还是要在多边平台上揭示美方单边主义行为的非法性和恶劣性质,从道义上打击美国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行径。
这也充分说明,无论美方怎样破坏全球贸易秩序,中方仍然坚持全球贸易规则,愿意扛起维护全球多边贸易体系的大旗,这是大国该有的样子。
因此,在法律层面展开反击,以法律手段对抗美方的单边主义,同样重要。
商务部的第三个行动,是对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白明告诉谭主,中国在这些稀有金属类别的全球市场中有着竞争优势,甚至在部分类别处于全球市场支配地位。
具体来看:
钨主要用于硬质合金、军工和航空航天材料,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钨生产国和出口国,中国的产量占到全球总产量的80%以上。
碲主要用于太阳能薄膜(CdTe电池)和电子元件,中国的产量占到全球总产量的70%以上。
铋用于低熔点合金、医药和核工业,中国的产量占到全球总产量的75%以上。
钼主要用于合金钢和化工催化剂,中国的产量占到全球总产量的40%以上。
铟主要用于液晶面板(ITO靶材)和半导体,中国的产量占到全球总产量的60%以上。
由此可以看出,本次中方实施出口管制的稀有金属类别最为相关的就是高科技产业和军事应用。
![](https://image.thepaper.cn/image/339/439/587.jpg)
图为钨精矿,广泛运用于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
谭主注意到,有部分人将商务部的此次行动,曲解为中国要“卡其他国家的脖子”。
要知道,“卡脖子”的人可不是中国。
国际上很多稀有的关键金属都是中国供应的,但某些西方国家,拿着中国供应的稀有关键金属,生产成芯片等产品,反要“卡中国的脖子”。
白明告诉谭主,中国在这些战略物项的全球市场占有重要地位,在此情况下,为了更好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以及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中国有责任和义务,进一步扩大针对稀有金属的监管范围,更多了解和掌握这些稀有金属相关物项的用途。这也符合WTO多个协定中规定的“安全例外”条款,如《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第21条,《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第14条等。
中国这样做,完全是维护全球安全与稳定的应有之义。
无论是法律战、出口管制措施,还是不可靠实体清单机制在经济领域的应用,这些行动,都是中国维护自身利益的手段。这些行动背后,是中国绝不接受打压的决心。